尊重不爱国的权利
Date: April 12, 2008
眼下有些人把爱国当时髦来赶。
爱国究竟是不是一项美德?
或者更字面一点:热爱自己的祖国究竟是不是一项美好的道德?
如果我们看清理性、情感、道德三个本质不同的范畴,这个问题就显而易见了。
如果爱国是一项美德的话,爱漂亮妞是不是一项美德?
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规则,与法律不同,这种规则得以执行的力量不在于执行者的强制力,而在于内心道德约束。人的内心道德感如同情感、理性一样是人的本
质,但这仅仅是道德感,即道德的存在性,与道德的内容是什么无关;好比道德感是一种容器,你可以往里添加素材,容器是永恒的,素材是易变的。三纲五常现在
不再成为道德,其他新的内容成了道德,社会的机制之一就是通过往容器里添加素材实现(个体强有力的内心自我)约束。显然,这种约束比法律更高效。
因此,道德只能约束行为,不能约束情感。爱憎是在约束之前就产生的,就如同恋爱一样,自己无法控制,是一种自发的——因此是在道德约束之前的——反应。既
然情感产生于道德之前,那么道德就不可能因此也不应当约束情感——根本上处于人文关怀。因为谁都有这样的体验,即自己的情感被道德约束时是多么的不爽。因
此,一个好的道德/社会机制,原则上应当避免去约束情感,尽量把界限划在行为上。
这并不代表遵守道德准则是被动的,因为成员遵守道德——社会约束——的动机,同样来自自发的理性——社会(及其道德)是人作为生物得以生存的有效机制;和情感——以移情的方式爱自己的同胞,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因此,爱不属于道德范畴,爱国不是一项美德。
这时候会有人跳出来用“良心”指责你:祖国生你养你这么多年,你不爱自己的祖国,有没有良心?你这么多年书都白读了?
现在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一段常见的值得推敲的指责吧:
1,我尊重不爱国的权利,并不是不爱国。事实上要不爱自己的家乡是很难的,除非她真的万恶不赦,或者你的精神追求太独特。
2,祖国养育我,出于道德考虑,我应当从行为上回报祖国,但我究竟是不是爱自己的祖国,甚至不是由我控制的。如果我游历各国,深受各地区文化的熏陶,“不
幸地”发现一个异域文明更让我着迷,我更爱那个文明,相比之下就不那么爱自己的文明或民族或祖国,出于人文关怀,这种情感应当是被尊重与保护的。
3,这么多年的书,如何才不白读?被意识形态控制了,就算是被教育了?Education,在我看来是非常神圣的词,一个人被教育,而不是被控制,教育让
人看清内心对自由的渴望,解除思想上的禁锢,使得理性与情感都往自由的彼岸前进。因此,一个真正受教育的人(或曰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是基于对民族文化
的熟悉与认同,从而发自内心地产生对民族和祖国的热爱,这种爱是跨越政治的。文化远比政治有力量地多。知识分子不应当把爱国当作歇斯底里的情绪发泄,甚至
赶时髦。这样的爱国,才是真正深厚有力量的爱国;而被意识形态控制了的爱国,他们只是被贴上了爱国的标签,当他/她身处另一个环境,这种标签很容易被撕掉
换成新的标签,那么他/她无成了道具,甚至玩偶。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无私的爱,即不求回报,这种情况下爱父母当然不是一项道德,而是出于自发的情感回馈;另一种情形是求回报的付出,好比一场交易,这种情况下会受道德约束,但这种道德约束的是回报的行为,而非爱;如果有爱,那也不是出于道德。
爱国也是一样的。祖国对于我们当然谈不上“无私之爱”,我们不论爱还是不爱,当然谈不上道德。
我并没有宣扬不爱国,而是,我们在说自己多么爱国的时候,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他人的情感取向,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因此,没有理由鄙视不爱国的人,
至少尊重不爱国的权利。我们在“理直气壮”地说自己爱国的时候,考虑一下这种爱究竟来自何处,是因为别人都爱了,我也就爱了;还是因为爱国被写进(病态
的)宪法了;还是怕被别人鄙视;还是处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自己的爱,究竟何种性质占了多少成分?
爱国究竟是不是一项美德?
或者更字面一点:热爱自己的祖国究竟是不是一项美好的道德?
如果我们看清理性、情感、道德三个本质不同的范畴,这个问题就显而易见了。
如果爱国是一项美德的话,爱漂亮妞是不是一项美德?
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规则,与法律不同,这种规则得以执行的力量不在于执行者的强制力,而在于内心道德约束。人的内心道德感如同情感、理性一样是人的本
质,但这仅仅是道德感,即道德的存在性,与道德的内容是什么无关;好比道德感是一种容器,你可以往里添加素材,容器是永恒的,素材是易变的。三纲五常现在
不再成为道德,其他新的内容成了道德,社会的机制之一就是通过往容器里添加素材实现(个体强有力的内心自我)约束。显然,这种约束比法律更高效。
因此,道德只能约束行为,不能约束情感。爱憎是在约束之前就产生的,就如同恋爱一样,自己无法控制,是一种自发的——因此是在道德约束之前的——反应。既
然情感产生于道德之前,那么道德就不可能因此也不应当约束情感——根本上处于人文关怀。因为谁都有这样的体验,即自己的情感被道德约束时是多么的不爽。因
此,一个好的道德/社会机制,原则上应当避免去约束情感,尽量把界限划在行为上。
这并不代表遵守道德准则是被动的,因为成员遵守道德——社会约束——的动机,同样来自自发的理性——社会(及其道德)是人作为生物得以生存的有效机制;和情感——以移情的方式爱自己的同胞,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因此,爱不属于道德范畴,爱国不是一项美德。
这时候会有人跳出来用“良心”指责你:祖国生你养你这么多年,你不爱自己的祖国,有没有良心?你这么多年书都白读了?
现在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一段常见的值得推敲的指责吧:
1,我尊重不爱国的权利,并不是不爱国。事实上要不爱自己的家乡是很难的,除非她真的万恶不赦,或者你的精神追求太独特。
2,祖国养育我,出于道德考虑,我应当从行为上回报祖国,但我究竟是不是爱自己的祖国,甚至不是由我控制的。如果我游历各国,深受各地区文化的熏陶,“不
幸地”发现一个异域文明更让我着迷,我更爱那个文明,相比之下就不那么爱自己的文明或民族或祖国,出于人文关怀,这种情感应当是被尊重与保护的。
3,这么多年的书,如何才不白读?被意识形态控制了,就算是被教育了?Education,在我看来是非常神圣的词,一个人被教育,而不是被控制,教育让
人看清内心对自由的渴望,解除思想上的禁锢,使得理性与情感都往自由的彼岸前进。因此,一个真正受教育的人(或曰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是基于对民族文化
的熟悉与认同,从而发自内心地产生对民族和祖国的热爱,这种爱是跨越政治的。文化远比政治有力量地多。知识分子不应当把爱国当作歇斯底里的情绪发泄,甚至
赶时髦。这样的爱国,才是真正深厚有力量的爱国;而被意识形态控制了的爱国,他们只是被贴上了爱国的标签,当他/她身处另一个环境,这种标签很容易被撕掉
换成新的标签,那么他/她无成了道具,甚至玩偶。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无私的爱,即不求回报,这种情况下爱父母当然不是一项道德,而是出于自发的情感回馈;另一种情形是求回报的付出,好比一场交易,这种情况下会受道德约束,但这种道德约束的是回报的行为,而非爱;如果有爱,那也不是出于道德。
爱国也是一样的。祖国对于我们当然谈不上“无私之爱”,我们不论爱还是不爱,当然谈不上道德。
我并没有宣扬不爱国,而是,我们在说自己多么爱国的时候,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他人的情感取向,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因此,没有理由鄙视不爱国的人,
至少尊重不爱国的权利。我们在“理直气壮”地说自己爱国的时候,考虑一下这种爱究竟来自何处,是因为别人都爱了,我也就爱了;还是因为爱国被写进(病态
的)宪法了;还是怕被别人鄙视;还是处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自己的爱,究竟何种性质占了多少成分?
我很同意你的题目 但是那是因为我下意识觉得是自由 后来慢慢读觉得逻辑性还不是很单薄的那种 很赞
同意你说的爱国是一种情感而不是道德,但依然无法想像一个孩子不爱自己的父母爱别人的父母。即使不涉及到道德准则,这种情感取向也让我觉得难以理解
To CC:过奖过奖!To Nancy: 我认为这种取向完全是合理的,比如Forrest Gump里的Jane,或其他所有从小在残缺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离开生父母,完全可能是一种解脱。
赞,昨天正想写一篇如此的文章呢,又怕群情激奋的校内网民们无法接受,所以最终没写。真巧阿真巧阿,你写了我想说的,而且分析的很细致。不得不赞~~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总是在描述战争年代敌死我活的斗争状态,而且“爱国”故事中的人物精神简单化,平面化,不是英雄就是汉奸。英雄都顶天立地,毫无瑕疵,汉奸都十恶不赦,罄竹难书。于是我们就很容易受之影响,一旦我们觉得有人的行为和理解中的“爱国”行为有悖,便是敌人,便要赶尽杀绝。甚至“你要是爱国你就得___” (空格处可填:做什么、不做什么) 这样的语言成为一种武器,可以鼓动很多极端行为……
不过反过来说,对国家而言,强制性的爱国主义还是有一定优势,毕竟保证了大家都会站在支持国家决定的立场上,随时愿意牺牲自己的一些利益去争取更大群体的利益,减小国家实施一些宏观政策的阻力。
没错!在这种精神束缚的环境下确实很难保持清醒的头脑。
智沉,非常同意你的看法。写的很好很深刻。
眼下很多"so-called" patriots 容不得一点所谓消极负面的看法,甚至是理智冷静客观的分析。
这种非此即彼的排斥是一种病态的爱国,可以称之为狂热的民族主义。
文明的认同不分国界。
to 华锐:呵呵,说得好!
其实我觉得我们通常所倡导的爱国恰恰是一种行为而不是情感。 这里的爱并不指喜好,而是指在言论和行动等方面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祖国名誉,促进祖国发展等事项上的行为。 我同意你所说的行为受道德约束这一点,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祖国名誉,促进祖国发展等等行为正是道德所要求的,所以我认为鄙视不爱国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出这样的行为甚至做出了相反的行为。
那就是行为层面的问题了。行为好约束,但是一旦情感被约束了,压抑久了要么就麻木,要么就容易煽动,总是危险的事。
刚想留几句话,脑子里就跳出个cxy,说我又不动脑子,乱写……
不管了,就算我不能真的看懂你的全部意思,也支持一个先:)
有空给我打电话啊!
主席,跟我说话不用动脑子,咱俩交流不用像和糟猫那样累^^
那是因为你不晓得她的厉害程度……
每个人都有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某方面约束起来的倾向性,比如你做一个气质测试,觉得有80%符合,但可能最后你会不自觉地将另20%也千方百计地套到自己的行为模式上,到最后已经分不出因果,这是一个太多见的情况了。
因此你在努力地保持冷静的理性和公正的思维同时,也要努力地顶住舆论的压力,他们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当他清风拂体吧。
另,大多人从朴素的情感上还是爱国的,即使可能有厌恶的方面。
说的很对,当然应该尊重大家各种观点的权利;但现在出现的状况是:你必须持一种观点,非此即彼,处处环境都让人窒息……